折叠屏手机出货逆势大增华为等大厂持续加码研发
曾經是南美洲最富庶國家的委內瑞拉,坐擁世界第一的石油資源,卻面臨經濟衰退長達8年,近年來不斷傳出民眾在垃圾堆裡撿拾廚餘果腹的消息。
軍政府相關產品受到國際制裁與民主活動倡議的抵制,軍政府手頭缺乏強勢貨幣(Hard Currency,或譯為保值貨幣)。緬甸因政變導致進一步經濟惡化,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執行凍結軍方領袖資產,並制裁軍方企業,不少企業也紛紛撤出緬甸,軍政府為籌款開始拍賣天然資源。
中國發起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最初是在2016年3月第一屆瀾湄合作領袖所擬定的。此外,中國8日運送疫苗到緬甸時,稱呼緬甸軍政府為「政府」(government)。有民族武裝組織領袖告訴《伊洛瓦底》記者,中國對緬甸政策已包含後政變時代了,北京也開始部署多樣化策略,攏絡緬甸新、舊政治勢力,他們透露中國也用新的方式和民族武裝組織接觸,但並未詳細說明。日本國會已決議拒絕承認緬甸軍政府,平行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UG)也積極爭取各國承認其為緬甸合法政府。中國官媒《新華社》10日報導,緬甸接收來自瀾湄合作的專項基金,用於21項發展計畫。
9日,緬甸與中國駐緬大使簽署這項協議,中國大使館則在其臉書官方帳號證實協議的簽署。6月首週,陳海曾和溫納貌倫在首都奈比多(Naypyitaw)會面,成為第一個與緬甸軍政府外交部長會面的大使 8月1日軍政府宣布成立一個新的「看守政府」,發動政變的敏萊昂(Min Aung Hlaing)自命為總理,繼續掌權,8日中國運送疫苗到緬甸時,稱呼軍政府為「政府」(government)。在謝倫柏格提出上訴後,今(10)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此案同時一直由律師、美中官員及華為高層在進行暗中交涉,其中,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7月在中國天津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時也有討論到此事,當時中方提出停止引渡孟晚舟、美方則提到被扣押在中國的2名加拿大人。《BBC》指出,他在2012年因4項毒品相關罪行被判入獄2年。」 除了謝倫柏格的判決外,中國法院也將對涉及間諜案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史佩弗做出判決。他在前往中國前曾打電話給父親,告知自己的旅行計畫。
然而,在謝倫柏格提出上訴後,遼寧省人民檢察院以「參與了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為由,認為一審判決「從輕處罰明顯不當」、建議發回重審,接著法院也採納意見,於1月14日改判死刑。《新華社》報導,謝倫柏格參與的是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他2014年11月被同夥指派到大連,接收從廣東省運來的222包甲基安非他命,計劃藏在輪胎內胎中走私到澳洲。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一審判決的證據充分、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同時強調法院有保障謝倫柏格在參與訴訟時使用本國語言的權利,並為他聘請了2名翻譯,宣判時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在場。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謝倫伯格重審期間,孟晚舟被捕 謝倫柏格被判15年的同時,世界另一頭的加拿大、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2018年12月1日因為遭指控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規定,在溫哥華轉機時被加拿大警方逮捕。律師指出,孟晚舟案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一起政治起訴,將華為高管當作美中爭端的一枚旗子,還認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疑似曾以讓孟晚舟獲釋,試圖和北京換取貿易協定。同時,根據《BBC》報導,孟晚舟案最後一輪的聽證會在8月4日至20日舉行,將這2年半的法律戰攻防推向最高潮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一審判決的證據充分、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同時強調法院有保障謝倫柏格在參與訴訟時使用本國語言的權利,並為他聘請了2名翻譯,宣判時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在場。美國在其中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香港子公司星通(SkyCom)與伊朗的業務往來,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規定,且這樣的行為還涉嫌詐欺匯豐銀行,讓他們承受違反規定的風險。孟晚舟案判決今年公布,中美加角力持續 《BBC》指出,孟晚舟案的判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公布,如果孟晚舟敗訴,其引渡會交由加拿大政府決定,但同時律師也能再提出上訴,這意味著此案可能會再拖延5年、甚至更久。對於大連運毒案,謝倫柏格辯稱自己到中國只是旅行,卻在途中被人陷害。
同時,根據《BBC》報導,孟晚舟案最後一輪的聽證會在8月4日至20日舉行,將這2年半的法律戰攻防推向最高潮。同時,根據《BBC》報導,孟晚舟案自8月4日起進入最後一輪聽證會,預計會持續3週,法官要開始決定是否將她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
加拿大公民謝倫柏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於2018年被中國指控走私毒品,原本被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15年有期徒刑,但在同年的12月1日孟晚舟事件發生後,法官隨即在隔(2019)年1月14日改判死刑。行跡敗露後,謝倫柏格在逃往泰國期間於廣州遭公安逮捕,並查獲222.035公斤的甲基安非他命。
」 除了謝倫柏格的判決外,中國法院也將對涉及間諜案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史佩弗做出判決。在中國,包括外國人在內的走私販毒者,只要被發現攜帶超過50克的管制物質,都可能面臨死刑。人權團體和法律專家認為,這個時間點傳遞的信號,表明他的案件是政治問題。當時主審的法官就訓勉謝倫柏格,認為他住在加拿大——「其中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他不應該這樣對待自己的國家,更期望這是他最後一次到法庭應訊。北京方面則不斷否認「人質外交」的指控,否認加拿大人在中國的案件與孟晚舟案有任何關聯性。《新華社》報導,謝倫柏格參與的是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他2014年11月被同夥指派到大連,接收從廣東省運來的222包甲基安非他命,計劃藏在輪胎內胎中走私到澳洲。
」 二審維持死刑判決,孟晚舟案聽證進入尾聲 2年半後的今(10)日,謝倫柏格的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他在前往中國前曾打電話給父親,告知自己的旅行計畫。
但《BBC》認為,放棄引渡可能需要孟晚舟認錯,並且針對2名加拿大人的命運達成默契,這2者都相當不容易。然而,在謝倫柏格提出上訴後,遼寧省人民檢察院以「參與了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為由,認為一審判決「從輕處罰明顯不當」、建議發回重審,接著法院也採納意見,於1月14日改判死刑。
在謝倫柏格提出上訴後,今(10)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二審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除了謝倫柏格被改判以外,《紐約時報》指出,孟晚舟被捕後不久,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加拿大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在中國因間諜罪拘留,並於3月受審,正在等待判決出爐。
《BBC》指出,他在2012年因4項毒品相關罪行被判入獄2年。《CNN》報導,加拿大外交部長賈諾(Marc Garneau)在聲明中強烈譴責法院的裁定及對謝倫柏格「武斷」的判決,「我們已經多次向中國表示,我們堅決反對這種殘忍、不人道的懲罰,並會繼續與中國官方高層接觸,尋求是否同意對謝倫柏格寬容處分。律師指出,孟晚舟案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一起政治起訴,將華為高管當作美中爭端的一枚旗子,還認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疑似曾以讓孟晚舟獲釋,試圖和北京換取貿易協定。據《CNN》報導,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2019年批評這個判決,認為中國「武斷地」判處死刑。
中共人民法院指出,謝倫柏格在2018年11月20日一審宣判15年有期徒刑、沒收15萬人民幣的財產並驅逐出境。孟晚舟律師團持續提出證據質疑引渡要求,並證明星通的業務往來沒有誤導匯豐銀行。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謝倫伯格重審期間,孟晚舟被捕 謝倫柏格被判15年的同時,世界另一頭的加拿大、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2018年12月1日因為遭指控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規定,在溫哥華轉機時被加拿大警方逮捕。此案同時一直由律師、美中官員及華為高層在進行暗中交涉,其中,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7月在中國天津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時也有討論到此事,當時中方提出停止引渡孟晚舟、美方則提到被扣押在中國的2名加拿大人
等級0無自動化、等級1駕駛輔助、等級2部分自動,中等級0~2仍需要人類監控駕駛環境,至於等級3至5則交由系統監控,等級3是有條件自動,等級4高度自動,最後等級5,才是完全自動。其中台灣智駕公司於台北市信義路進行的創新實驗,是國內首件於夜間時段進行實驗。
《關鍵評論網》詢問業內人士指出,自從國內爆發疫情以來,物流業第一線人員面臨可能染疫的風險,且因民眾宅在家導致網購數量暴增,物流需求大幅提高,人力相當吃緊。除了從人流跨到物流,雷震台也指出,使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物流檢測也是今年的重點,而實驗情境一再往外拓展,應用層面將會更廣。而未來台灣如何結合自身資通訊產業的專長,發展自駕車產業成為世界關切的焦點。由KPMG發表的《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準備度報告(Autonomous Vehicles Readiness Index)》,根據各國的技術創新程度、政策及法規、基礎建設、消費者接受度等,評比30個國家自駕車佈局,由新加坡拔得頭籌,依序名次為荷蘭、挪威、美國等則緊追在後,而台灣為了接軌國際趨勢,由經濟部擘劃結合工研院、新竹物流的無人載具計畫,終於在今(2021)年將催生了首輛物流自駕車。
另外,他強調以台北的交通來說,城市道路複雜,馬路上有汽車、公車、機車、腳踏車等多類車種,自駕車適應台灣環境還有段時日。去年工研院所發行的《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中採訪新竹物流總經理李正義就曾透露,因應疫情物流配送已經朝向無接觸發展。
日前克萊DeepDrive人工智慧自動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詹景堯受訪指出,特斯拉配備的全自動輔助駕駛(FSD),大約僅落在Level 2的程度。台灣首輛物流自駕車開始上路測試 經濟部技術處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辦公室主任雷震台對外表示,台灣交通以大眾運輸為主,但隨著少子化趨勢愈來愈明顯,駕駛勞力一定會不足,自駕車就能補起這塊缺口。
經濟部推「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接軌國際趨勢 台灣在去年首次被納入《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準備度報告(Autonomous Vehicles Readiness Index)》評比中,暫時名列13。不過自駕車並非完全不需要人工控制。